如今的A股市场,你还认识几分?
三年前,沪指创下5178点高位;三年后,沪指重回2700点;指数跌幅接近50%。不少投资者感慨,“三年一个轮回,这不白玩了吗…”,三年间到底有没有“白玩”,A股又出现了哪些新变化,我们不妨来看看数据。
1、小市值股票不再稀缺,半数总市值不足50亿元
时至今日,A股市场中总市值不足50亿元的股票多达1883只,相对于全市场3529只来说,占比已经超过了一半,达到53.36%;三年前5178点时,总市值低于50亿元的股票仅182只。
2、大市值股票分布趋于稳定,并获得市场青睐
截至2018年8月24日,总市值高于500亿的股票共有127只,而在一年前、两年年和三年前的这一数据分别是150只、125只和122只。大市值股票趋于稳定,而且大蓝筹、行业龙头股获得资金青睐,正是近一两年A股市场的重要变化。
3、A股进入“低速周转时代”
8月22日(周三),沪市全天成交额仅983.9亿元,创近四年新低。而后面的两个交易日(周四和周五)沪市成交额刚过千亿,分别是1078.26亿元和1026.66亿元。连续三日刷新了近4年来前三低的单日成交额(剔除熔断日)。此外,2015年以来沪市单日最低成交额TOP 10名单中,6次出现在了本月,而且还是近两周。
4、A股估值趋于历史低位,但并不是最低
以沪指、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三大指数历史数据来看,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,但距离历史最低点仍有一段距离。当前沪指市盈率为12.31倍,趋于历史低位,但距离2014年4月底的8.98倍市盈率,仍有一定距离;市净率同样出现上述情况,沪指最新市净率为1.41倍,高于2014年4月底创下的1.22倍。
小市值股票不再稀缺,半数市值不足50亿元
对于A股市场来说,曾几何时,小市值股票是资金抢筹的重点标的,易操作、流动性高均是小市值股票的优点,一度成为市场的稀缺资源。然而风水轮流转,时至今日,A股市场小市值股票遍地都是,渐渐成为资金逃离的重点标的。
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,截至8月24日,市值不足50亿元的股票多达1883只,相对于全市场3529只来说,占比超过了一半,达到53.36%;其中,市值低于30亿元的股票也多达1012只,占比高达28.68%。
券商中国记者以8月24日为时间点,回顾前三年A股市场小市值股票数量情况。数据显示:
2017年8月24日,市值低于50亿元的股票共有1104只,占比33.09%;
2016年8月24日,市值低于50亿元的股票仅有577只,占比19.92%;
2015年8月24日,市值低于50亿元的股票共有865只,占比31.24%;
再来看2015年6月12日,当日沪指创下上轮牛市5178点高位,以当日收盘数据来看,市值低于50亿元的股票仅182只,占比仅6.63%。意味着,经过4年的震荡回调,股市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,50亿市值以下的股票,已由当年的182只变成了如今的1883只!
或许有投资者认为上述5个时间节点的沪指点位不同,会对当时市场数据有所影响。那么,我们以沪指2700点为时间统计标准:
2016年1月27日,刚刚经历一轮牛市的A股市场,首次跌破2700点,盘中并创下2638点低位。当日,50亿市值以下的股票共有890只(占比31.79%),远低于今日的1883只;
2014年12月2日,刚刚发动牛市行情的A股市场,首次收盘突破2700点关口,报收2763.54点。当日,50亿市值以下的股票共有1097只,占比2555只。
大市值股票分布趋于稳定,龙头股获市场青睐
从大市值股票分布来看,目前市场分布趋于稳定。
截至2018年8月24日,市值高于500亿的股票共有127只,而在一年前、两年年和三年前的这一数据分别是150只、125只和122只。近四年市值高于1000亿元的股票数也趋于稳定,分别是59只、66只、54只和51只。
值得注意的是,大市值股票、行业龙头股获得资金青睐,正是近一两年A股市场的一大重要变化。数据显示,年初至今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已超过2100亿元,而且,当前外资的持仓规模已比肩险资。随着外资的不断涌入,一定会对A股市场的投资结构以及市场风格产生影响,A股正走向成熟化市场。
海通策略荀玉根表示,相对于内资,外置更看重价值、重消费、轻周期,外资注重个股估值的高低,更偏好行业龙头股。对比台湾股市和韩国股市,在外资流入时龙头公司出现溢价。
其实这也不难理解,在公司基本面上,行业龙头企业在市场份额、资金实力、人才优势等方面完胜行业小公司,因此,在经济复苏之时,行业龙头企业将会率先复苏,并会挤压行业小公司,这也是为什么,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上,一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更容易享受高估值溢价。
A股进入“低速周转时代”
8月22日(周三),沪市全天成交额却让市场惊呼诧异——跌破千亿,仅983.9亿元。而沪市最近一次日成交额不足千亿还是发生在2016年1月7日,受熔断影响,A股当日交易时间不足20分钟,成交额仅799.82亿。
如果剔除熔断这一特殊情况,沪市日成交额不足千亿的时光还要追溯到2014年,但在2014年8月30日之后,沪市日成交额再无跌下千亿门槛。也就是说,沪市今日这一低成交额创下了近4年新低。
更重要的是,这一低迷态势仍在持续。8月23日(周四),沪市成交额为1078.26亿元;8月24日(周五),沪市成交额刚过千亿,为1026.66亿元。连续三日创下近4年来前三低的单日成交额(剔除熔断日)。
此外,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沪市单日最低成交额TOP 10名单中,6次出现在了本月,而且还是近两周。
再来看两市总成交额:
数据显示,2015年以来,两市成交额低于3000亿的共有21次(剔除熔断),15次发生在2018年,5次发生在2017年,1次发生在2016年。而且,2018年的15次中,12次发生在了8月份。
A股估值趋于历史低位,但并不是最低
沪指自5178点回调至今,已持续三年多时间,指数跌幅接近50%。A股是否调整到位,或者说,A股整体估值是否已经处于历史最低点,成为投资者最为关注关注的话题。
以沪指、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三大指数历史数据来看,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,但距离历史最低点仍有一段距离。
先来看沪指历史数据:
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8月24日,沪指PE(市盈率)为12.31倍,趋于历史低位,但距离2014年4月底的8.98倍市盈率,仍有一定距离。
沪指PB(市净率)历史数据几乎与PE一致,截至8月24日,沪指PB为1.41倍,仍高于2014年4月底创下的1.22倍。
再来看深成指历史数据:
截至8月24日,深成指PE为19.03倍,高于多个历史低位。2005年11月底,深成指PE创下2000年以来最低位,仅为10.44倍;历史第二低位发生在2008年10月底,PE为10.86倍;2014年3月底则创下历史第三低位,深成指PE为12.99倍。
深成指PB与PE走势几乎一致,距离历史最低位仍有一段距离。
最后再来看创业板指历史数据:
截至8月24日,创业板指PE为35.62倍,这一估值已经低于创业板指大部分时期的估值数据,但仍高于2012年11月底创下的历史最低——29.44倍。
创业板指PB也未打破历史最低位。